为此,本栏目记者亲临北京市天幕新彩云影城,在电影《我本是高山》的第一场放映后,采访到了许多观众。首先,我么一起来听听看刚刚看完电影的观众有怎样的感受。
观众:“很感动”
记者:“落泪了吗?”
观众:“当然落泪了。”
观众:“我非常感动,要掉眼泪了。”
观众:“很感动,就是我觉得它拍的很真实,没有让人感到强行催泪。”
观众:“首先是看女孩们努力的那样的一个片段,感觉就很感动。”
观众:“因为我以前也是从农村的中学教出来的,很多东西跟我们是有一个共振的,就想把(帮)这学生考出来。”
观众:“我们也是今年是刚考出来的大山里的女孩,就是好好学习。考出去是为了以后能自己做人生的决定,而不是被家族套牢着。”
观众:“它不是纪录片,所以可以接受一定部分的改编。网上说的那些东西,就比如说她会想念她丈夫之类的,那可能就是会理解成是她对家庭生活的一种向往。她毕竟也是一个普通人,她也渴望家庭带来的温情,我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。”
观众:“网上听到的是假的,肯定要亲自来看一下,才能做出更完整地评价,而且毕竟今天这是理论上算是首映,可能更多的评价(的人)他们也都没看过,只是看过几个截图。”
观众:“他们我觉得抠的都是很小的一些细节,然后其实大体上,我觉得这部电影带给我更多的还是温暖和感动。”
看过《我本是高山》这部影片的观众,走出影院的时候,大家几乎都是眼泪汪汪。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张菁看完影片后,同样是流着眼泪看完的,而且她身边的观众也在流眼泪。显然,《我本是高山》是一部非常真诚和强烈的“催泪炸弹”。
“该片在改编上,在剧本创作上是很优秀的一部作品。个人觉得它结构完整,大事件清晰,充满热血。我觉得它是非常值得大家进电影院观看的。”张菁教授给出了自己的见解。
所有的话题点它一定是放在完整的故事逻辑里,不是把它以片段的方式拿出来片面的解读。
“你看完之后,一开始你看到的碎片化的那些质疑就会被溶解掉了,包括我自己也是。”
其实引起很多人讨论的一个场景是,电影中张校长在每一次遇到困难的时刻,都会回忆或者是梦境中出现她的丈夫的形象。这个剧情出来的时候,会有部分观众它好像跟整个片子的现实主义基调不太搭。
但是看完整部电影下来观众是会明白的,张桂梅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,她不是一个神,也不是一个钢铁战士。
电影中这种塑造人物的方式,其实在很多影片中是常见的。比如说写一个英雄,他一出场的时候,他的妻子或者他女友去世了,然后他在后面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,都会想到他的妻子和女友。这种方式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艺术创作方法,但是被很多人误解为是精神信仰。
实际上在电影中你看完以后,你发现她的信仰仍然是共产主义信仰。影片有一段交叉剪辑,就是在学校里,张桂梅老师带着她的教师团队在党旗下宣誓,与之交叉剪辑的场面是在备战高考的宣誓,表达张老师所做的教育事业同样是基于她的共产主义信仰。
所以我们现在看到非常多的媒体、自媒体公众号等等,大家都发声说“请大家一定要走进影院,看完这部电影再去评价”。
《我本是高山》中令无数观众感动的一个片段,就是山英被大学录取。张校长到她家的山的对面去隔空喊,告诉她:“你考上大学了!”是如此地真诚和强烈。
张菁教授提到:“一方面,因为我自己也是一个老师;另外一方面,我也是一位女性,所以很多情感能够感同身受。”
或许有很多人在讨论,为什么一个原型人物还健在的情况下还要去改编。其实一个纪录片和一个剧情的商业电影,对大众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是不一样的。至少很多人看到这个电影为之感动,从教书育人到教书救人,让更多的人意识到,我们需要更多像张桂梅老师这样的高山。
无论是多优秀的电影,它也会存在进步的空间。张菁教授认为《我本是高山》的确在很多复杂的情节上,比如说女主角每次遇到困难,例如第一次就是资金的危机,然后还有就是女学生们要退学,她好像每一次问题就迎刃而解。在剧作上,电影没有交代得很清楚,这个剧作矛盾的处理技巧是影视创作者还需要再努力的地方。
当然,《我本是高山》的优点是值得肯定的。电影珍贵、勇敢地触及到了重男轻女的敏感话题,并与这种不平等的社会风俗进行正面对抗。
电影中有这样一场戏,山英的哥哥和爸爸来让她回去嫁人,当张老师问她愿不愿意留下来。这时候华坪女高的所有的同学们为她加油。那场戏非常地有情感震撼力,其实女性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不是始终地沉溺在受害者的位置上,而是把自己当做一个主宰命运的主体。
在电影《我本是高山》与观众对话中,观众所流下的感动泪水,它不是一个工业泪水,它是真挚的感动。
无论是影片中扮演学生的小姑娘,还是演员们,电影里头她们所呈现出来的力量和觉醒,以及她们向上向善的那种力量,跟现实当中她们所传递出来的想要逆天改命的感觉是一致的。
电影很大程度上保留和还原出了他们的那一份野草般的生命力。小编觉得这是非常珍贵的地方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要翻越的那一座高山,要成为的那个高山。所以,你的高山是什么呢?看完电影再告诉我答案。